B2B及B2C

B2B(Business to Business)

定義
企業對企業間的商業交易。雖然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企業對企業的買賣比較陌生,企業利用網際網路來支援企業與企業之間各種買賣的資訊流、商流、金流、物流的經營流程與架構
功能
  • 交易規模較大,透過較少的交易次數,但金額高的交易來獲取利潤
  • 密切的長期合作關係,一但成功合作,將有很高的機率可以一直合作下去,獲得穩定訂單
  • 市場潛力大,能觸及多個行業和地區,能在跨領域的合作中找到新機會


種類
  1. 製造商( Producer ):
    生產自己的產品,並可以自己賣或是透過零售商或經銷商來販售產品的公司,例如: LG、東元機電 (TECO)、日本東芝家電 (TOSHIBA)所製造的家電可以透過全國電子經銷,賣給一般消費者,也可以自行將家電產品系統,販售給其他商辦企業使用
  2. 經銷商與零售商 ( Reseller & Retailers ):
    向製造商購買商品再販售出去的企業,日常生活中像是早餐店、連鎖餐飲店、通訊行等,經銷商與零售商不自己製造產品,像是很多早餐店會購買紅龍食品、弘陽食品、大成食品的雞塊或其他冷凍食品來作為店內販售的商品
  3. 代理商與顧問公司 ( Agency & Consultant ):
    為其他企業提供建議、監督或外包的工作,例:Hububble為一間協助企業數位轉型與自動化行銷工具導入的公司,就會與各大企業的管理、行銷、業務、客服部門合作,分攤一部分企業的工作內容或協助他們能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長期下來不但企業績效提升,同時也省下更多人力物力成本
  4. 垂直型 B2B ( Vertical B2B Model ):
    在同一個產業裡面的上下游廠商,這些企業因為生產製造的材料需要彼此互相依存,所以形成了B2B的模式。比如中鋼製造出鋼材賣給建設公司蓋房子、力泰建設提供水泥在 101 大樓的建設
  5. 水平型 B2B ( Horizontal B2B Model ):
    一間企業的產品可以供給很多不同領域的企業使用。例如永豐餘製造出紙之後可以賣給所有需要用紙來製造出產品的企業台積電製造晶片,賣給做手機、電腦、藍芽耳機...等產品的企業
舉例
日本樂天市場
一開始經營的是市場,主要顧客是租借網路空間給企業賣商品,商品包裝和寄送都由業者自行處理,相較之下,比較難壓低價格,反而是以特殊性商品以及結合周邊事業群的點數生態圈來吸引、黏著會員

B2C(Business to Business)

定義
企業對消費者,也就是企業直接將產品和服務銷售給最終的消費者。比如像是Facebook、Google 這樣,可以直接對消費者交易的製造商
功能
企業生產製造產品或服務後,透過自己的通路將商品賣給消費者,因此要對市場和消費者的喜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才可以做出大眾需求的商品,過去大多經由實體店面作為交易的場所,隨著資訊科技發達,現在想要有更多的利潤肯定要在電子商務佔有一席之地
  • 店面 ( Storefronts )
    傳統的販售通路以實體店面來陳列商品,當消費者有需求或經過看到被吸引時,就有機會成功將商品賣出。不過實體店面的限制在於有地理的限制,只有附近的人可以購買,觸及的消費者不夠廣泛,除非大量在各地開連鎖店,不然對於其他地方的人是比較難接觸
  • 電商 ( Internet Retailers )
    興起是因為資訊科技的進步,企業可以透過網路、網站來販售商品,實際交易的場所變成了虛擬的線上平台。電子商務的好處是沒有時空的限制,可以24小時,無遠弗屆的持續進行銷售的活動,而且可以觸及更多的人,儘管如此成本卻可能比實體店面遠低得多


種類
  1. 經營社群為基準 ( Community Based )
    像 Facebook、Youtube等平台,讓大家因為共同的興趣產生連結,社群經營者透過在平台上的活動,紀錄和分析用戶感興趣的內容,進而延伸製作自己的內容來吻合強群市場的期待,社群平台提供的各種數據分析能夠幫助行銷人員和廣告業者更精準的推動產品、服務
  2. 規劃內容與廣告策略 ( Content & Advertising Based )
    使用免費內容吸引用戶訪問網站,同等內容行銷,並在網站中置入廣告,網站會有大的流量,經由這樣的方式,觸及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受眾。比如 HubSpot、Hububble、數位時代、泛科學
  3. 中間商 ( Online Intermediaries )
    本身並不擁有產品,他們提供的服務是項媒合平台一樣,讓企業的產品可以曝光,消費者可以在平台內找到想要的東西,例如蝦皮、旅行社
舉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商務之特性

畢業專題

履歷表與歷程